最近走访了一些工厂,和老板们聊了聊,说说观察到的吧。
工厂规模以工业区里面的某一层厂房为主,几百、几千平方的都有;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几十人;机械设备少则十几台,多则几十台,贵的机械设备一台近百万的也有;工厂的流水几千万吧,当然这个数据老板们一般不怎么关注,他们更多的重视利润。
老板们身家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了。工厂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固定资产上,还有客户资源以及产品带来的利润,一个单一的产品线,行业内如果良性循环,一年几十万的净利润是有的。
老板们办公室比较大,茶室就在老板的办公室,也有独立的,有时候老板们喜欢在自己办公桌旁边的展架上放名酒,资质证书反倒比较少。
老板们80后的居多,入行时间比较早,十几年的经验才能撑得起一家生存下去的工厂。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只专注一种产品或者以一种产品为主,再辅以两三款相关或上下游产品为辅,其实最终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所以产品的类型不同,普遍认为产品好多款,其实同属于一个大类。
老板们只专注自己擅长的产品,并且乐意尝试一些上下游、相关配套产品的测试或实验,看看有没有相应的行业机会。圈子里也就那么点事儿,大部分的事大家都知道,还有少部分不知道的事儿,并且特别想知道的,如果经常走动,总会有人告诉你的。比如谁谁的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不是自己工厂生产的、工厂有什么样的机器、工人多少、谁谁工厂对品质的概念、他们的价格定位、服务怎么样、之前有没有打过交道、又有谁谁现在还在给他供货等。
老板们主推产品一般是成熟的产品,成熟的产品一般又是内卷比较严重的产品。当然,对自己的主线产品还是有自信的,在外人面前总要吹嘘几句,比如某座城市那边有几十个客户在等我、我们的这个产品一个月有几十万的产销、你们所知道的竞争对手里谁谁在我这边拿货、目前正在研发一个新产品,可以革新目前正在使用的传统产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可以签合同,质保5年等,他们向外人证实自己实力的时候,老是拿一些聊天记录出来,包括但不限于聊天记录里面的承诺文件。
老板们混圈子的,一个产品的同行和上下游供货厂商,大部分都已经掌握或知晓,同圈子里面的两人聊起话题必定会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并且也必定对圈子里面的其他人有一个评价。
说起行业里面的谁谁,总觉得有那么一两个让人头痛的捣乱分子,破坏行业生态,搞得大家都没钱赚。说实话,谁不知道谁呀,谁又不能把谁打死,所以有些时候没必要过度的用特殊手段来抢占市场。特殊手段较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杀价,甚至赔本的方式去搞,最后产品质量不仅没有保证,供应链都被搞乱了,也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更不要提有时间和精力创新。
老板们电话特别多,一天三五十个电话是正常的,上班时间坐在那里,一个小时内电话都不响的,说明不是真正的老板。
老板们一个星期在家吃两顿饭,其它时间要么在见客户,要么在去见客户的路上。有时感叹自己缺少一个司机,有司机自己就不用开车,开车的同时不方便接打电话,把开车的时间留在手机上回复咨询和安排事项。
和老板们聊天过程中,哪怕再熟悉的人也会有所保留,特别是上下游的供货商或者服务商,他们也担忧,你是过来偷技的,今天是供应商关系,明天可能就是竞争对手了,所以比较忌讳参观自家的流水线。车间就是隐私部位,不能一下子暴露,可以到外面听听我的传说,这个产品能不能做,是不是自己做的,有什么可以区分的地方。
账单期越来越短。金额不大的货都是现金交易了,货送到立马结账,熟悉的朋友才月结。遇到行业内价格特别便宜的,即已经低于市场价的,要谨慎,也许人家在下一刻准备跑路了,不熟悉的人不管是供货还是拿货,都会用时间换服务,搞几百条试试再说。
深圳这边招人越来越难,招合适的人更难。都在思考着有没有更加便捷、更加节省的方式,比如工厂内迁。生产制造环节在家乡,成本少,深圳这边只做轻资产,毕竟物流也发达,前日下午装车,今日早上抵深,当天上午就可以送货了。
老板们喜欢把诚信挂在嘴上,因为他们也深深的知道,没有诚信是走不远的,做不大的。喜欢把技术套在自己身上,因为他们也知道只有技术才能保证质量。技术出身的老板会说一句话,在产品应用层面遇到瑕疵或者使用的问题,只要肯出价格,用技术就可以完美解决。技术出身的往往看不起业务出身的老板,他们觉得搞业务的,只会盯着低端人群,到最后还得打价格战,对产品的质量也不在意,从根本上没有引起对品质的重视,因为品质和成本成正比的,遇到问题往往会说补一些货过来。
老板们大部分都抽烟,不抽烟的还是比较少。客人来了,如果客人当中有抽烟的他们就抽,但是客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抽烟的时候,也会选择不抽烟。茶都是好茶,普洱为主,并且他们泡茶的功夫还是值得称赞的,其实喝茶已经不是广东人的专属,深圳的老板们都在做,毕竟这也是一种待客之道嘛。
老板们喜欢强调,我们的价格不是最便宜的,可能是谁谁的两倍,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定价理念。针对一些新的供应商,特别是圈内人介绍过来的,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几十、几百的先试一试,会和之前的供应商做个对比。之前帮过自己以及介绍过客户的朋友,再介绍人过来理应依赖度高些。所以,在“聊聊”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试,一个时间跨度内试一试,看一看市场,看一看反响。
老板们对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有个人的预判,普遍是乐观的,但是对长远的发展还是抱有担忧,毕竟当下的产品都不是完美的,存在一定的瑕疵、弊端、问题等,很期待有一款新的产品来彻底解决这一切。再加上产品也有其生命周期,所以在回顾过去的时候,普遍认为现在的产品已经完善了太多。
周朝阳,80后连续创业者,15年内容营销经验,倡导小本轻资产创业。分享创业经验、副业项目、变富故事、亏钱踩坑、职场精进、认知成长、个人自媒体等。著有电子书《爱生活,做自己》、《社群思维》、《积攒赚钱能力-周朝阳文集(一)》、《不要等到创业以后》等,已书写70万字。
在网上搜“周朝阳创业”就能找到我。回复‘’666“获取《积攒赚钱能力-周朝阳文集(一)》电子书——助你快速跃迁。
转载请注明:广活生动 » 实探工厂老板们的现状:入行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