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定位为个人性质的公益分享,目前内容多数是之前写的文章汇总,亦未作商业规划、运营、变现,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周朝阳:《不要等到创业以后》新书自序

周朝阳 zhouchao 154℃
>>欢迎光临 共同成长

作者参加工作23年了,大大小小的创业项目十几个,但是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失败的故事,才明白有些创业方式是不对的,有些创业项目是不该做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多创业失败的经历。

所有的创业者都在试着寻找一种更便捷、更省力、更迅速、更少成本、更具可能性的创业模式,现实中没有哪个起盘者敢拍着胸脯100%的保证是可以赚到钱的。所以,创业项目一定要先试错,也就是一边干一边看,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没有测试过的创业项目理应谨慎。

与其说我们需要的是一种100%成功的创业项目或者创业模式,不如说我们需要的是使自己的创业项目更多的趋向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因素,这种因素越多越能影响创业结果。而该书探讨的正是这些能使创业成功可能性变大的因素,比如创业趋势、创业环境、创业模式、创业方向、创业项目等因素。

作者最近一次的创业项目进行了6年,特殊环境的原因不得不终止,终止之前其实有一段时间千方百计的想延长它的生命期,一直想着转型或升级,终止之后也一直复盘及尝试新的、更加便捷的、省时省力的创业项目。前段时间经常跑到附近的图书馆,寻求一个更加相对安静的思考环境,顺便借阅一些相关的创业书籍,后来发现书中的方法论和现实中的创业方式大相径庭,毕竟创业环境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当下的年轻人,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如果还参照以前书中的方法论,势必会走弯路。纵观市场上的创业书籍大多提倡传统的创业方式,创业脉络大致是一个好的IDEA,加上路演、融资,做规模或做粉丝,然后继续拿投资人的钱做开发、做渠道、做市场,最后发现钱花完了,项目也没上岸。

当下的创业环境很少有蓝海的机会了,针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红海市场,传统玩法已经不灵了,投资人变得谨慎起来,毕竟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再加上短视频的兴起以及知识付费的助攻,人们的创业方式可能变成了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个人的工作室,而不是一家公司、一个团队、一个能容纳几十人的办公室。看到了没有,这就是最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规模变得越来越轻了、行业变得越来越细分了、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了、启动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人手变得越来越少了、费用变得越来越低廉了、人群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这种创业方式叫做轻创业、新创业、新个体创业、小本创业、轻资产创业、副业、自由职业、低成本创业等。

创业失败的时候一定不要气馁,也许是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原因,优化一下自己的创业路径,从头再来嘛,一个人,一杆枪,足够的轻,随时可以战斗。失败一次,无形中提高了下一次的创业成功率。

该书通过案例也分享了作者好朋友们这两年的创业现状,他们分别以公司、工厂、个体户、工作室、电商平台等形式进行打拼的故事,也有结合着线上节省成本,获取更多订单的。其实大多时候都有口饭吃,只不过这口饭能不能吃得饱,吃的好,这得取决于前后端的独立,也就是说就算做一些传统行业,做一些重资产的创业项目,首先要解决的是前端,渠道先行,流量为王,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做一些后端及丰富产业链的事情,前端比较轻、启动快、成本低,就算失败也能够快速的撤退,毕竟保本是关键。

这两年看到太多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砸在一个创业项目上,后续又贷款、又挪用家人的专项资金第二次入坑,到头来一地鸡毛的案例。本来创业者本身生活也不够富裕,是想通过创业来增加收入,结果反而花去了为数不多的本金,一下子成了“负翁”,变得更着急了。也就是想改观当下的状态,结果适得其反,这本身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创业方式。

最后,本书不仅记录了作者个人创业成功的方法论,还和朋友们探讨及分享了创业遇到的坑。创业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创业时曾经走过的弯路更重要。一部作品如果只是一味的打鸡血,也是不负责任的。

祝朋友们创业成功。

转载请注明:广活生动 » 周朝阳:《不要等到创业以后》新书自序

>>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转发出去!
喜欢 (0)